<strong id="cmcbs"></strong>
  • <th id="cmcbs"></th>
      <s id="cmcbs"><acronym id="cmcbs"><listing id="cmcbs"></listing></acronym></s>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能源資訊 > 太陽能資訊 > 正文

        鈞達股份:光伏跨界新貴只身赴港股,光伏“秩序重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3-18 21:35:24   來源:新能源網  編輯:全球新能源網  瀏覽次數:1147
        核心提示:2024年03月18日關于鈞達股份:光伏跨界新貴只身赴港股,光伏“秩序重塑”?的最新消息:2月21日,鈞達股份終是在“千呼萬喚”之中披露最新業績快報??靾箫@示,鈞達股份預計2023年經調整后營業收入183.97億元,同比增長58.65%,歸母凈利潤8.32億元,同比增長
        ?

        2月21日,鈞達股份終是在“千呼萬喚”之中披露最新業績快報。

        快報顯示,鈞達股份預計2023年經調整后營業收入183.97億元,同比增長58.65%,歸母凈利潤8.32億元,同比增長16.00%。

        其中,由于Q4完整計提了9.5GW P型舊產能,減值約9億元,這也導致公司營業利潤和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6.85%和16.91%。不過,輕裝上陣消息一經傳來,鈞達股份開盤后觸發漲停,盤中雖然破板,但仍舊維持單日漲幅在7%以上,多頭力量強勢。這也預示著市場對其未來彈性的看好。

        然而,反面也說明了,市場對于光伏賽道當下產能過剩、市場持續出清這個新賽點的擔憂。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當前光伏板塊的估值整體從2022年的高點回歸至近十年的低洼處。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4年2月19日,光伏概念板塊的整體靜態市盈率已由2021年的71倍PE回歸至近十年以來的低位水平。其中包括通威、晶澳、隆基等產業巨頭的市盈率更是降至10倍PE左右,鈞達股份市盈率相對更高一點,但也由22年4月的高點回落至2月19日收盤后的18.94倍PE。

        對此,鈞達股份不得不早做準備,正如春節前夕其向港交所遞交的IPO申請書,就是其為在新一輪行業周期中得以存活,并向上做出的預備動作。

        既“專業”又“新星”,鈞達股份也很“愁”?

        正如當前的行業估值圖所示的一樣,這個新春開始,光伏行業加速新一輪洗牌了。

        隨著供需過剩已成為行業既定事實,光伏賽道“遍地的”“造金魔法力”顯露流失跡象,行業內部業績也日漸分化。

        據北極星不完全統計,春節前夕通過業績快報、預告等方式披露2023年情況的58家光伏企業中,有39家企業業績預喜,19家預計虧損,甚至有虧損高達15億元的。相比之下2022年度118家正宗的光伏上市企業中僅有26家出現降幅,行業虧損明顯擴散。

        其中,電池組件環節更是完美詮釋了何為“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一方面,強者恒強,以晶科、天合、協鑫集成等為首的老牌一體化巨頭企業盡顯強盈利韌性。

        數據顯示,憑借快速放量的TOPCon產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以72.5億~79.5億元、52.73億~58.28億元的凈利潤暫列2023年光伏已披露或預告年度業績企業的前二,而協鑫集成也以152.9%—270.9%的凈利增幅,成為當前盈利增速最快的個股。

        其他如晶澳科技、隆基綠能雖然還未披露業績,但根據其2023年前三季度的盈利表現,以及本身具備的一體化規模生產能力,預計能夠維持穩健增長。

        但另一方面,包括如愛旭股份、鈞達股份在列的專業化企業卻是在這場“價格戰”中短板暴露,業績也出現疲勢。

        據Infolink 截至 2023 年 12 月末的統計資料,已有50.6 GW的P型電池項目被確認停產或停止運作,其中多數為專業電池廠所有,垂直廠家由于自身的下游管道保障,大多仍維持產線的運作并仍在計劃退坡與改造時程中,畢竟率先進軍海外也已垂直廠家為主,而這些區域仍有使用p型產品的。

        同時,財報也顯示,2023年愛旭股份歸母凈利潤同比將減少66.71%-68.43%,主要原因正是產品價格下降的擾動以及固定資產的減值。鈞達股份雖然凈利潤維持增長,但受P型產線減值影響,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6.91%。

        顯然易見,在這場垂直一體化與“專業化”的定位賽中,似乎勝負已定。

        此外,與老牌廠商不同,以華東重機、棒杰股份、麥迪科技為首的眾多跨界“小萌新”乍入棋盤,N型新產能剛剛投入,就即刻遭遇價格“絞殺”,這一個措手不及,讓新秀們怎一個“寒冬冷冽”了得。

        更有如乳業轉型的皇氏集團、奧維通信、乾景園林等超十家上市“追光人”止步于門前。

        資料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企業官網

        而同樣作為跨界“追光”新秀,鈞達股份屬實是過去這一輪周期中的特例。

        2021年鈞達股份通過收購捷泰科技成功進軍光伏產業,短短2年半的時間,其營收規模由2020年的8.58億元,增長21倍至2023年度的183.97億元,凈利潤由2022年的1354.64萬元,扭虧并增長61倍至8.32億元。

        而它的成功正是抓住了TOPCon電池技術紅利期,打造了明顯的產能以及產品結構優勢。2021年捷泰科技就已開始布局 TOPCon 產能,此后持續擴產,截止2023年底,其N型電池產能達約40GW,占到總產能的81.63%,出貨量20.58GW。

        此外,其TOPCon技術也領先行業。據晶科能源公開透露,2023年TOPCon電池大規模量產轉化效率為25.6%以上。相比之下鈞達股份量產轉化率達25.8%,甚至已超過部分一體化廠商,且2024年其量產效率進一步提升至26%+。

        基于快速放量的產能以及電池效率優勢,據lnfolink數據統計,2023年其N型電池出貨位列行業第一,全部電池出貨量位列國內第四。

        但技術紅利總不會是長久的。

        TOPCon路線成為主流已是行業顯而易見的共識。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已經有超40家廠商生產TOPCon產品,產能超過600GW,新增515GW。大致整合市面上公開披露的開工在建項目,預計2024年上半年TOPCon新增產能250GW,主要由晶科、通威、TCL中環等少數一體化廠商貢獻近一半新增量。

        至此其他廠商的TOPCon產能逐步補齊,行業供需也趨向均衡,鈞達股份的先發優勢將逐漸弱化,而下一個主流路線正處于多線并行競爭中,競爭勢態也愈發緊迫。此時在規模、渠道、品牌、資金、全球化等綜合實力上都相對落后于垂直一體化廠商的鈞達股份,未來能否再次復制此前的成功路徑很難說。

        因而,在這條不可停歇的賽道上,繼續加碼提升其在光伏電池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是鈞達股份接下來不可退卻的重任。

        此時,資金是其首要考慮要素。

        充裕的資金來源是下半場賽事的“入場券”。

        眾多周知,這一輪光伏新周期中,市場早已亮出兩張“明牌”,一是拿下技術紅利,二是出口海外。不論是何者,都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支持。

        一方面,光伏主產業鏈中包括硅料、電池、組件等環節本身就屬于重資產產業,而在這一輪技術迭代引領的新周期更是再度加深了這一屬性。畢竟先發的技術優勢和產能優勢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支持。

        據草根光伏數據統計,2021年-2022年,國內光伏電池與組件環節投資總額分別為2200億和超3000億,而2023年僅截至6月16日,電池端的總投資額就達4062.18億元,其中,隆基綠能、通威股份、TCL中環、天合光能等一體化龍頭企業幾乎都是百億級別融資,而募集資金大都用于擴建新的高效節能產能、高效光伏產品以及技術研發上。

        正所謂“學霸都還在做功課,你怎么休息”。此話同樣適用于,正在努力生存于“夾縫”中的鈞達股份。

        據最新招股說明書,鈞達股份這次奔赴港股募資資金除去用于建設年產能約7 GW的海外光伏電池生產基地外,此外就是用于開發先進的技術,以保持其在光伏電池及其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領先地位。

        另一方面,產能過剩的“陰霾”早已籠罩了整個產業,進軍海外市場已然成為國內光伏企業下一個角逐場地,這是行業共識。然而,目前復雜多變的大環境、以及頻發的全球區域貿易保護壁壘,境外建廠是光伏企業進軍海外市場必備的過程,鈞達股份也同樣如此。

        最新業績快報顯示,其已完成亞洲、歐洲地區客戶開拓,并完成北美、拉丁美洲、澳洲等新興市場客戶認證,2023年海外銷售占比實現從0%增至約4.75%。今年計劃實現達10%以上海外銷售額占比目標。

        此時海外新廠的建立對其下一步安排尤為重要。

        另外,從內部來看,過去跨界轉行確實大大提升了鈞達股份“造血能力”,但也遺留下一些問題,導致其積壓了較大的資金需求。

        2021年鈞達股份為收購子公司捷泰斥資了29.53億元,但在收購前的2020年,其總資產不過19億元。雖然在2023年6月定增募資27.76億元進行流轉,但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鈞達股份自由現金流流出21.13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75億元,尚未能完全覆蓋資金需求。

        于此同時,2020-2023年三季度其資產負債率43.59%、73.33%、88.93%、72.24%遠高于同行50-60%的水平。這也進一步說明其自身運營產能的現金流難以滿足其需求。

        技術的提升、規?;?、全球化策略以及內部的運轉這些都使得鈞達股份有著極大的資金需求。然而,光伏資本市場開始“全面下行”。

        正如開頭所述,目前光伏行業正處于估值谷底,據黑鷹光伏統計,相比于2022年6月底的市值“高位”,目前光伏企業總市值已“蒸發”2.02萬億元。

        而整體負債卻是仍在“攀高”。其截止2023年9月末,118家上市的光伏企業總負債規模合計達近1.8萬億元,約同比增長了23.53%。

        產能過剩、市場出清、企業高負債等現狀,必然影響二三線光伏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尤其是去年下半年監管方進一步嚴格了融資條件后,光伏企業的融資難度驟然拔高。

        據光伏Time不完全統計,2023第一季度光伏企業的融資金額達1002.79億元,第二季度1078.64億元,而第三季度只有426.8億元。

        這讓鈞達股份“不得不”再次籌劃,而赴港上市由此成為其最佳選擇之一。至此,其或成為光伏界首個A+H股公司。

        結語

        正如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所說“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堿水里煮三次”。

        目前還很“年輕”的鈞達股份,雖然成功搭上光伏上一輪末班車,但“成王之路”還很遙遠,能否在下一個危機中再創先機仍未可知。不過,此番港股上市,拿下資金“入場券”卻是其未來的生存之戰。

        如此,其才會有出?!皳屖小?、“押寶”下一個主流技術等故事新篇章。

        作者雪花一小片

        來源港股研究社

        原文標題:鈞達股份光伏跨界新貴只身赴港股,光伏“秩序重塑”?

        ?

        [ 行業資訊搜索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猜你喜歡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太陽能電池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新型向日葵形太陽能集中器可使采集率提高10倍
        太陽光自動追蹤系統設計方案 太陽能照明原理組成及控制系統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
        ?
        網站首頁 | 聯系我們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_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_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_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strong id="cmcbs"></strong>
      1. <th id="cmcbs"></th>
          <s id="cmcbs"><acronym id="cmcbs"><listing id="cmcbs"></listing></acrony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