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cmcbs"></strong>
  • <th id="cmcbs"></th>
      <s id="cmcbs"><acronym id="cmcbs"><listing id="cmcbs"></listing></acronym></s>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能源汽車 > 行業動態 > 正文

        【聚焦】爭奪新能源車牌照 第六張緣何遲遲未發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6-11-29 10:00:28   來源:新能源汽車網  編輯:全球新能源汽車網  瀏覽次數:1175
        ?

           11月21日,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電動車公司——江蘇敏安電動汽車有限公司獲得生產新能源汽車資質。這是繼今年3月北汽新能源、5月長江EV,10月前途汽車、11月2日奇瑞新能源之后,發改委發放的第五張新能源汽車生產牌照。

          至此,新能源汽車資質審批速度之快,爭搶之激烈引發業內關注,第六張資質獲得者將于近日浮出水面。

          據一位要求匿名的專家透露,浙江萬向、江鈴新能源、國能新能源(NEVS)、知豆等電動車公司都在抓緊推進資質審核。“他們有的樣車正在進行測試、有的已經經過了專家評審。不出意外,第六張新能源汽車生產牌照將在他們中間產生。”

          據了解,目前排隊等待評審,或者樣車正在進行檢測和通過檢測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多達二十多家。“等待檢測的樣車非常之多,天津和重慶檢測所都忙不過來了。地方政府的熱情也非常高,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這么多新能源汽車公司嗎?”11月27日,上述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反問道。

          顯然,參照目前已獲得資質企業的情況,國家對新能源汽車準入門檻是“放開”的。“對于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國家設立規則,只要企業嚴格按照規則去做,國家還是鼓勵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上述專家告訴記者。

          不過,以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現實情況來看,國內是否需要企業去,并且這些企業生產的汽車能否達到市場的要求,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

          今年年初,國家相關部門開始聯合對新能源汽車騙補現象進行調查,并于9月公布了騙補名單,而圍繞新能源汽車的諸多問題仍然存在。業內人士認為,在資質問題上,需要加強市場監管,防止類似騙補事件再出現。

          爭搶新能源資質

          作為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第一道門檻,資質的獲得對企業尤為重要。伴隨新能源汽車資質獲得數量增多,留給眾多車企的資質名額正在減少,資質的爭搶更加激烈。

          業內人士分析稱,對于資質,一方面傳統汽車正在緊密布局,另一方面新進入者如樂視、車和家、和諧富騰等也在加速發展以求獲得資質。因此,在對新進入企業進行嚴格審核的同時,國家在考慮是否出臺低速電動車的資質。但目前企業獲得資質不那么容易,江蘇奧新資質申請失敗也給眾多企業敲響了警鐘。

          據了解,江蘇奧新和萬向集團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不算晚,但至今仍都未獲得資質。

          雖然奧新的樣車檢車通過,但是在10月20日,發改委在線審批平臺審批江蘇奧新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年產2萬輛碳纖維輕量化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的審批狀態顯示為“不通過”。

          與其“同病相憐”還有萬向集團。早在2012年萬向集團投資了1億美金與美國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史密斯成立合資公司,主要生產電動商用汽車,雖然在今年5月末,萬向集團獲得了新能源商用車的生產資質,但是卻遲遲未能獲得新能源乘用車生產資質。

          因此,外界紛紛猜測第六張資質獲得者很可能在江鈴新能源和國能(NEVS)新能源中產生。據悉,目前傳統車企已經獲得新能源汽車有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而江鈴汽車已經把新能源將作為集團今后十年的戰略方向,其樣車已經檢測通過,正在等待發改委的審核。

          同時,NEVS天津項目被天津發改委列為2016年重點推進項目,NEVS的天津子公司國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很有可能成為資質獲得者。

          新能源準入“嚴進寬出”

          根據以往國家汽車相關政策制定經驗,對行業發展要求是“嚴進寬出”,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設定也不例外。

          今年8月12日,國家工信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準入條件一共包含17項條款,從設計開發、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能力、售后以及產品安全保障能力進行細化,其中有8項為“否決條款”,只要超過2項“否決條款”未達標,則該企業不符合“準入條件”。“否決條款”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開發和制造技術、整車控制系統等。

          與此同時,資質也并非終身制,意見稿第25條指出,在本規定施行前已取得新能源汽車生產《公告》資質的整車、改裝客車、特種作業類專用車生產企業,應當進行改造,并自本規定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報送滿足本規定的審查計劃,并于24個月內完成審查。逾期未完成審查的,暫停生產、銷售有關新能源汽車產品。

        ?


        ?
        猜你喜歡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安全】燃氣汽車加氣站建設的安全要求 鉛酸蓄電池智能充電器原理與維修方法
        新型電動汽車鋰電池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案 如何看汽車電池熱管理系統
        推薦新能源汽車
        熱門排行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_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_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_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strong id="cmcbs"></strong>
      1. <th id="cmcbs"></th>
          <s id="cmcbs"><acronym id="cmcbs"><listing id="cmcbs"></listing></acrony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