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cmcbs"></strong>
  • <th id="cmcbs"></th>
      <s id="cmcbs"><acronym id="cmcbs"><listing id="cmcbs"></listing></acronym></s>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能源資訊 > 節能減排資訊 > 正文

        “雙碳”背景下固廢行業減排實踐思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11-09 19:06:11   來源:新能源網  編輯:全球新能源網  瀏覽次數:3103
        核心提示:2023年11月09日關于“雙碳”背景下固廢行業減排實踐思考的最新消息:來源:《CE碳科技》微信公眾號作者:中城環境 零碳院劉濤董事長受邀出席并作主題演講金秋十月,共享收獲。10月19日,“2023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年會暨中國環衛博覽會”在深圳隆重召
        ?

        來源:《CE碳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中城環境 零碳院

        圖片

        劉濤董事長受邀出席并作主題演講

        金秋十月,共享收獲。10月19日,“2023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年會暨中國環衛博覽會”在深圳隆重召開,中城院(北京)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濤先生受邀出席年會主題論壇,并作題為《“雙碳”背景下固廢行業減排實踐思考》的專題報告。

        會上,他從 “雙碳”及固廢管理背景、固廢行業發展機遇、綠色低碳背景下固廢行業指標體系建設以及固廢行業減排新方向四大方面,全方位、寬領域、多視角分析了當前固廢行業碳減排實踐思考。

        核心觀點:

        1、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方向為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生產工藝的節能降耗以及森林碳匯。前兩部分都與固廢處理的技術發展、處理途徑有著密切關系。

        2、雖然固廢處理整體排放占比不高,但具有較大的減排潛力。以歐盟為例,減排主要源自廢棄物處理方式由填埋向焚燒、堆肥和厭氧發酵以及回收利用轉型。這就說明,在固廢領域開展溫室氣體減排是非常有必要的。

        3、具體到生活垃圾治理層面,結合國家相關政策對其變化要求,當前,我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已經初步形成以焚燒處理為主、資源化利用為輔、填埋保障兜底的態勢。

        4、我國垃圾治理已經基本上實現“無害化”,正在向“資源化”的方向發展。我們認為接下來廢棄物處理的減排潛力應體現在資源化利用層面。

        5、從生活垃圾整個處理鏈條——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來看,目前行業做的源頭減量、兩網融合、資源化處理、能量回收等內容,正是積極響應“3060”的要求。

        6、綠色低碳背景下固廢行業減排新方向,主要集中在源頭減量、能源替代、循環利用、節能提效、負碳吸收以及碳交易和數字賦能。

        7、有機垃圾具有可觀的減排潛力再結合碳中性的特征,那么我們可以探尋一種以生物質廢棄物治理為紐帶建立區域生態循環的模式,這也是未來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碳減排重要發展方向。

        8、能源替代上,主要體現在新能源環衛裝備的滲透,其同樣具有減污降碳協同效益,因為收運環節的車輛運輸也屬于碳排大戶。

        9、除了定量體系指標對應產生的減排新方向之外,固廢設施工藝本身的工藝優化、提質增效也是碳減排重點方向。

        一. “雙碳”及固廢管理背景

        自2006年以來,中國就取代美國成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頭號大國,如今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全球總量的30%左右。2019年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為136億噸,是全球排放量第二美國的兩倍。此外,我國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已達10噸,是全球人均水平的約1.4倍。

        為了實現溫室氣體控制,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了“3060”的目標。同時為應對氣候變化,也對203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非化石能源占比等提出了具體數字要求(如圖1所示)?!?060”也彰顯了中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圖片

        圖1 關于碳達峰碳中和

        2021年5月26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黨中央國務院成立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路線圖,將制定出臺碳中和“1+N”政策體系。同年9月和10月,我國出臺了兩份重磅的政策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如圖2所示)。

        圖片

        圖2 雙碳順應全球低碳發展大勢

        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其中“1”是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了3個階段5個目標,3個階段分別為:2025年、2030年和2060年;5個方面的目標為: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以及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N”的政策內容涵蓋范圍較廣,包括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以及重點領域和行業政策措施和行動,覆蓋:能源、工業、城鄉建設、交通、循環經濟等領域。

        從《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主要內容及指標也可以看出(見圖3),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點方向為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生產工藝的節能降耗以及森林碳匯。前兩部分都與固廢處理的技術發展、處理途徑有著密切關系。

        圖片

        圖3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指標

        回到固廢行業,根據《IPCC 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廢棄物是與能源活動、工業生產過程、農業活動、土地利用及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活動同時被列入IPCC排放清單的,其處理過程中產生的CO2、CH?4、N2O等是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來源,尤其是甲烷重要排放源。

        根據我國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提交的排放清單數據(見圖4),2005年-2014年,我國固體廢棄物處理排放為0.56~1.04億tCO2e,占比僅為0.5~0.8%。

        圖片

        圖4 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簡表

        雖然固廢處理整體排放占比不高,但具有較大的減排潛力。以歐盟為例,如圖5所示,1990-2021年,歐盟國家廢棄物領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從1.84億噸下降到1.09億噸,降幅40.8%,減排主要源自廢棄物處理方式由填埋向焚燒、堆肥和厭氧發酵以及回收利用轉型。這就說明,在固廢領域開展溫室氣體減排是非常有必要的。

        圖片

        圖5 歐盟國家廢棄物溫室氣體排放情況

        近年來,固廢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得到了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二十大也提出了“降碳減污協同增長,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新發展理念。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之下,綠色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固廢處理發展的新增長點,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二. 固廢行業發展機遇

        城市作為我國固廢綠色低碳轉型的主陣地,通過對十四五期間固廢治理政策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無論是持續深入推進垃圾分類、還是國家“無廢城市”建設以及循環經濟發展等,都與綠色低碳的發展方向相符。

        圖片

        圖6 低碳綠色轉型是固廢領域新的增長點——城市

        鄉鎮也不例外,“十四五”期間,從國家對于農村人居環境、鄉村振興、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出臺的政策文件(見圖7),也可以看出農村環境整治、現代化發展等都是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一大方向。

        圖片

        圖7 低碳綠色轉型是固廢領域新的增長點——鄉鎮

        具體到生活垃圾治理層面,結合國家相關政策對其變化要求,當前,我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已經初步形成以焚燒處理為主、資源化利用為輔、填埋保障兜底的態勢,可以預料,未來在雙碳目標的要求下,隨著對垃圾資源化利用、減污降碳能力要求的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會逐漸向“精細化”、“資源化”、“低碳化”方向發展。

        圖片

        圖8 政策要求變化,生活垃圾處理向“新三化”方向發展

        再從生活垃圾整個處理鏈條——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理來看,目前行業做的源頭減量、兩網融合、資源化處理、能量回收等內容,正是積極在響應“3060”的要求。

        圖片

        圖9 生活垃圾處理系統碳排來源與減排途徑

        三. 綠色低碳背景下固廢行業指標體系建設

        綠色低碳轉型除了定性的結合上述國家政策和國際形式之外,固廢行業指標體系建設也不能忽視。

        指標體系構建以住建部和國土資源部城市體檢指標為主要依據,充分借鑒和吸納國內外相關指標體系,最后形成了涵蓋4個方面、9項內容的13項指標,分為5項基本指標+8項推薦指標的行業指標體系。具體包括垃圾治理、清掃保潔、公廁建設和保障體系四大部分。

        圖片

        圖10 環衛行業指標體系構建

        通俗地說,環衛指標體系構建主要解決兩個問題(如圖11所示):一是,對于剛需城市來說,這些環衛基礎設施有沒有、夠不夠,需不需要增量建設,如垃圾焚燒設施、公廁等;二是對于已經滿足需求的城市來說,存量環衛設施“好不好、強不強”,也是業內常說的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

        圖片

        圖11 環衛行業指標體系解讀

        同時,基于“城市生命體”理念,從“全國現狀及規劃水平”和“城市所在區域現狀及規劃水平”綜合考慮,將指標水平分為非常健康、健康、亞健康、不健康和劣態5個等級?。

        為了更加清晰表示,我們從這些指標中挑選3個逐一介紹。圖12是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指標。根據《“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無廢城市”建設指標體系(2021年版)》、《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等政策要求,以及對國家各城市、根據不同區域,不同城市體量進行現狀統計分析得出,如果一個城市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是大于60%,且原生垃圾零填埋,那么該城市非常健康;目前華東、華北等地達到要求。

        圖片

        圖12 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指標

        下圖為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的推薦指標,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的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為78.4%,縣域道路機械化清掃率為76.3%。

        圖片

        圖13 道路機械化清掃推薦指標

        圖14是新增或更新新能源車輛比例的指標,結合國家對于新能源車輛相關規劃及工作要求,以及結合各城市新能源發展規劃,設定15%以下的車輛比例屬于亞健康。

        圖片

        圖14 新能源車輛比例的推薦指標

        大致這樣對逐個指標的現狀提取及分析后,形成了一個囊括垃圾治理、清掃保潔、公廁建設和保障體系四大方面,可用于定量評價的環衛指標體系(如圖15所示)。

        圖片

        圖15 環衛指標評價體系內容

        那么結合目前國家低碳背景以及環衛定量指標評價體系,接下來談最后一個話題,固廢行業碳減排的新方向。

        四. 綠色低碳背景下固廢行業減排新方向

        要想回答這個話題,我們還得從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四大環節來看,同時也要對源頭減量、能源替代、循環利用、節能提效、負碳吸收以及碳交易和數字賦能分別分析。

        源頭減量上,通過對衛生填埋、填埋+沼氣利用、焚燒發電、分類處理等多模式的減排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出,下一步如何全面落實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推行非居民用戶垃圾計量收費,探索居民用戶按量收費模式,倒逼源頭減量是我們工作的方向之一。

        圖片

        圖16 固廢行業減排新方向——源頭減量

        循環利用上,從下圖可以看出再生資源的回收再利用是固廢板塊中最具明顯碳減排效益的部分,目前也是國家固廢處理,資源化和減量化的重心之一。

        圖片

        圖17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碳減排效益明顯

        此外,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也是我國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城鄉建設領域雙碳目標的重要內容?!丁笆奈濉毖h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60%。根據世界氣候組織的測算,中國100萬噸級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可減碳33萬噸,具有較大的減排潛力。

        因此順應固廢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國垃圾治理已經基本上實現“無害化”,正在向“資源化”的方向發展。我們認為接下來廢棄物處理的減排潛力應體現在資源化利用層面。

        圖片

        圖18 固廢行業減排新方向——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固廢行業碳減排最不能忽視是有機垃圾。有機垃圾中所含的碳為生物碳,從生命周期的角度來看能夠實現二氧化碳的凈零排放,具有“碳中性”。根據中國沼氣協會預測,到2030年和2060年,我國有機垃圾可獲得沼氣生產潛力分別為1690億m3和3710億m3,僅從替代傳統化石能源角度考慮,可實現減排3.0億tCO2e和6.6億tCO2e。

        圖片

        圖19 固廢行業減排新方向——有機垃圾

        可觀的減排潛力再結合碳中性的特征,那么我們可以探尋一種以生物質廢棄物治理為紐帶建立區域生態循環的模式。如農業廢棄物、林業廢棄物、畜禽糞便、城市有機生活垃圾等有機廢棄物協同處理,產生的綠色能源和光伏、風電等一起形成縣域微能網,這也是未來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碳減排重要發展方向。

        圖片

        圖20 固廢行業減排新方向——有機垃圾

        能源替代上,主要體現在新能源環衛設備的滲透,其同樣具有減污降碳協同效益,因為收運環節的車輛運輸也屬于碳排大戶,同時在國家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了公共領域的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而目前環衛車輛新能源的滲透率不足5%,因此在政策引導下的新能源環衛市場也會有一個迅速的增長,與此同時根據動力鋰電池5-8年的壽命期,大量動力鋰電池即將進入報廢回收期。預計今后5年,每年退役電池數量增長將超百萬量級,也會是產業下一個需求爆發點。

        圖片

        圖21 能源替代——新能源環衛設備

        除了定量體系指標對應產生的減排新方向之外,固廢設施工藝本身的工藝優化、提質增效也是重點方向,比如填埋氣收集利用、控制垃圾焚燒化石碳含量等,近些年填埋場做光伏的項目也是相對較多,再如有機垃圾,除了重視沼氣泄露管理,隨著各城市對出渣率的考核日益提升,如何提升有機質轉化效率,提高資源化產品的利用水平等都是行業在重點探討的方向。

        圖22 節能提效——全產業鏈工藝優化

        雖然目前碳捕集與封存主要集中在煤化工、化肥生產、電力和水泥生產,但作為一種負碳吸收的前言技術,也應提前研究與儲備。

        圖片

        圖23 負碳吸收——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

        數字信息賦能上,環衛行業還屬于傳統的、相對粗放的一個行業,雖然近些年也有一些信息化的技術,但這些技術更多還停留在視頻監控、定位、管理層面。以一個固廢園區為例,如何結合數字技術,能解決園區常規安全運行及環保監管、各環節的碳排放計算及優化分析、智能運維的管理、園區綜合能源的管理及園區內微能源的管理調度工作,實現成本優化、風險預知,降本增效還有一定的路需要走。

        圖片

        圖24 數字化推動園區降碳和碳管理

        目前國內溫室氣體減排很熱,帶動的碳交易、CCER更熱。近日生態環境部還發布CCER《管理辦法》,并發布首批項目方法學,雖然目前與固廢行業關聯度不大,但結合歐盟國家廢棄物排放和碳減排路徑,未來我國固廢行業有望登上“雙碳”戰略快車,希望本篇綠色低碳背景下固廢行業減排實踐思考,能給業內帶來一些啟發。

        更多環保固廢領域優質內容,歡迎關注《CE碳科技》微信公眾號。

               原文標題 : “雙碳”背景下固廢行業減排實踐思考

        ?

        [ 行業資訊搜索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猜你喜歡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2012年節能減排工作壓力驟增 能源管理體系百科
        我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發展狀況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
        ?
        網站首頁 | 聯系我們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_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_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_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strong id="cmcbs"></strong>
      1. <th id="cmcbs"></th>
          <s id="cmcbs"><acronym id="cmcbs"><listing id="cmcbs"></listing></acrony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