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id="cmcbs"></strong>
  • <th id="cmcbs"></th>
      <s id="cmcbs"><acronym id="cmcbs"><listing id="cmcbs"></listing></acronym></s>

        ?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能源資訊 > 節能減排資訊 > 正文

        豐田、雀巢等大公司減排力度嚴重不足,企業碳減排該如何做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4-12 20:02:14   來源:新能源網  編輯:全球新能源網  瀏覽次數:942
        核心提示:2024年04月12日關于豐田、雀巢等大公司減排力度嚴重不足,企業碳減排該如何做的最新消息:撰文|大蔚編輯|凱旋4月9日,兩家歐洲非營利組織聯合發布的2024年企業氣候責任監測(CCRM)報告稱,全球51家大公司中,多家公司應對氣候變化的減排力度嚴重不足,達不到《巴黎協定
        ?

        撰文|大蔚

        編輯|凱旋

        4月9日,兩家歐洲非營利組織聯合發布的2024年企業氣候責任監測(CCRM)報告稱,全球51家大公司中,多家公司應對氣候變化的減排力度嚴重不足,達不到《巴黎協定》設定的控溫目標所需要的水平。

        報告發現,這些公司的減排承諾總體比前兩年有所改進,但大多數公司沒能達到整體經濟意義上的減排要求,只有4家公司的減排計劃體現了“將承諾落實到行動的必要轉變”。

        全球大公司創造了更多產品和價值,同時也耗費了更多資源,占據了更多生產空間,涉及更多的產業鏈條,由此產生的碳排放也比中小企業更多。因此,無論國內還是海外的跨國公司,都應該承擔起更多的碳減排責任。

        01

        大企業應承擔起減污降碳主體責任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國際社會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談判,2015年達成了《巴黎協定》,確定了到本世紀末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內,并努力限制在1.5℃以內的長期目標。根據IPCC近日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如果要實現溫升控制在1.5℃以內目標,需要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在2025年前達到峰值,并在2030年前減少43%;同時,甲烷也需要減少約三分之一。這是一項十分艱巨而緊迫的任務。

        這就要求,一方面各國政府積極推出相應的碳減排政策要求;另一方面,作為生產主體和碳排放主體的企業,所有的企業不管是大企業、小企業,不管是國際品牌,還是給國際品牌做支撐的供應商,都要把承擔環境責任、氣候責任作為自己的主體責任,不能再像過去一樣政府要我做,推著我做,而是要把它當作一個提升競爭力,能夠在未來綠色低碳轉型競爭中取得優勢的主要方向。

        而大公司尤其應該擔當起碳減排人物的“排頭兵”,因為它們盡管數量少,占用資源卻更多,碳排放量更高。2017年的湯森路透金融風險報告顯示,全球25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約占人為碳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只有約30%的企業設定了目標來遏制這些碳排放。

        有些行業的大公司碳排放甚至更高,尤其化石行業。據外媒報道,從1965年到2017年的半個世紀以來,全球20家化石燃料公司半個世紀來產生的溫室氣體占全世界碳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一。

        據美國氣候責任研究所的最新數據分析顯示,1965-2017年以來,全球20家化石燃料公司不斷開采石油、天然氣及煤炭,制造了全世界35%的二氧化碳及沼氣,相當于4800億噸的碳排放量。

        這20家企業包括沙特阿美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等12家國有公司以及8家知名民營公司。其中雪佛龍、??松梨?、英國石油公司、及荷蘭皇家殼牌這4家民營公司的碳排放量占了全球能源相關碳排放量的10%以上。而僅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碳排放量就占全球的4.38%。

        而此次報告中涉及了51家大公司,包括豐田、H&M集團、雀巢和耐克等企業,行業分布較廣,涵蓋了從汽車制造商到快時尚等眾多行業,它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總和約占全球排放總量的16%。

        這些研究和報告也表明,關于碳排放責任,需要從“個人需負責”轉變為“企業需承擔多數責任”,大企業則應該帶頭減排。

        02

        效果不理想

        為應對嚴峻的氣候挑戰,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溫控目標,全球近150個國家和地區已做出碳中和承諾,近千家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做出碳中和承諾。

        在我國,2022年2月8日起施行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企業在綠色、環境和碳數據披露方面的進展。如今,環境信息公開的要求已經成為許多品牌供應鏈采購流程中的一部分。

        過去十年間,中外品牌合力推動了超過25000在華的供應商公開披露和改善環境表現。

        然而,減排承諾企業的快速增加,與巨大減排差距形成鮮明反差。

        2021年全球碳市場觀察(Carbon Market Watch)對全球十家能源公司,包括殼牌(Shell)、英國石油公司(BP)、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等,在2020年至2021年9月間的18個“碳中和”聲明進行了調查分析,發現沒有任何公司達到可以將其產品稱為“碳中和”的最基礎要求。

        《報告》顯示,在全球收入前10的石油公司中,盡管部分公司設置了短期至長期的減排目標,但沒有一家公司的短期至中期減排目標與控制全球氣溫升高低于1.5℃的目標相一致。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估計,要適應《巴黎協定》設定的控溫目標,到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需要比2019年削減43%。而2024年企業氣候責任監測(CCRM)報告顯示,按照這51家公司當前的氣候承諾,到2030年其平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19年僅減少不到33%。

        一些領先企業已經開始了產品碳足跡的測算并公開披露量化數據,但披露的相關信息完整程度參差不齊。

        與此同時,供應鏈的綠色低碳直至零碳,實現起來并不容易。大部分的供應商企業在目標設定以及落實企業行動這兩個維度上,能力尚且不足,還需要龍頭企業以及品牌客戶推動和支持。尤其是對于跨國公司而言是非常復雜的,涉及很多的流程和地區。

        即使是全球巨頭,在做供應鏈管理的時候,也無法做到對供應鏈上游單個品牌的全面影響,這時就需要品牌、行業,包括環保組織、政府多方協力推動環境績效的改善。

        在這些大企業中,互聯網科技企業的低碳行動成效更顯著一些。比如蘋果,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方法的碳足跡排放計算模型,涵蓋了原材料、生產制造、運輸、產品的使用及最終報廢的回收處理。針對供應鏈上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問題,蘋果早在十多年前就啟動了供應鏈碳管理計劃,要求其供應鏈企業按年度編制并向Apple報告溫室氣體排放清單,調整減排目標,并按季度進行減排進度審核。在此基礎上,Apple能夠在自身的產品碳足跡計算上優先使用自身特有的數據,并通過供應商提供的上游數據不斷優化自身模型,更準確透明地評估產品的碳足跡。同時,Apple也會每年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其綜合碳足跡的方法和數據進行驗證,并發布在自身環境進展報告上。

        2015 年,蘋果開始與制造業合作伙伴聯手,幫助他們開創和投資自有太陽能風能項目,并為所有Apple相關生產采購可再生能源。目前,已有25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家供應商承諾為Apple相關業務使用100%可再生能源。

        在減碳環節,蘋果優先從產品生命周期中三個最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材料、電力以及運輸著手,力求實現整個價值鏈的顯著減碳,比如使用回收材料,使用光伏和風電,采用低碳運輸方式,設計可持續包裝。這些都是全球大企業乃至中小企業應該學習借鑒的。

        與此同時,各國政府也需要提高標準,對行動不足、甚至無所作為的公司實行更嚴格的監管,將碳減排納入管理范疇,推動全社會低碳減排。

        ——END——

               原文標題 : 豐田、雀巢等大公司減排力度嚴重不足,企業碳減排該如何做

        ?

        [ 行業資訊搜索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猜你喜歡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
        推薦圖文
        2012年節能減排工作壓力驟增 能源管理體系百科
        我國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發展狀況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
        ?
        網站首頁 | 聯系我們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_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_隔壁老王国产在线精品_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strong id="cmcbs"></strong>
      1. <th id="cmcbs"></th>
          <s id="cmcbs"><acronym id="cmcbs"><listing id="cmcbs"></listing></acronym></s>